在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證據可以說是幫助法律查清案件真相,做出裁決的依據。民事訴訟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并確保提供的證據真實客觀。如果涉嫌造假,導致證據失真,影響法院辦案的話,情節嚴重的,會構成偽證罪。那么哪些行為構成民事案件偽證罪?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哪些行為構成民事案件偽證罪?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4、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偽證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偽證罪,是指在偵查、審判過程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意圖陷害他人或為他人隱匿罪證,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或者是國家工作人員為嚴重經濟犯罪分子銷毀、隱匿罪證,制造偽證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偽證行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輕罪重判的;
2、偽證行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處罰或者重罪輕判的;
3、偽證行為造成冤、假、錯案的;
4、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為走私、套匯、投機倒把、貪污、賄賂、重大盜竊、販毒、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等經濟犯罪分子銷毀、隱匿罪證或者制造偽證的;
5、由于偽證行為,致使他人自殺或精神失常的;
6、偽證行為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由此可見,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訴訟參與人如果偽造、毀滅證據,導致發生冤假錯案的,會構成民事案件偽證罪。公安機關會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在法院判刑的時候,要結合犯罪情節而定,具體分兩個檔次,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案件訴訟需要哪些證據材料?
錄音證據的效力如何
偷錄的錄音、錄像成為判決的證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告的行政處罰采用什么程序
2021-01-30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