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議的緝毒民警被撞傷事件一直受到廣大網民的熱烈關注。警方表示將以涉嫌販毒和妨害公務對該犯罪嫌疑人進行通緝。那么到底什么是販毒罪和妨害公務罪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刑法中這兩項罪名的相關知識吧。
一、販毒罪
販賣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實施販賣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是包括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根據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販賣毒品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于被利用、教唆、脅迫參加販賣毒品犯罪活動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單位能成為販賣毒品罪的主體。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毒品,卻仍然進行販賣。過失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實施了販賣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沒有要求構成本罪必須以營利為目的。
二、妨害公務罪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中和突發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對方是正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而故意對其實施暴力或者威脅,使其不能執行職務。行為人的動機,往往多種多樣。比如:事關行為人的利益;為了維護他人;與該工作人員有私怨,乘機發泄,進行報復;等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可作為情節在量刑時考慮。但是,如果行為人不知對方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而加以阻撓的,不構成犯罪。
以上,相信大家對緝毒民警被撞傷事件犯罪嫌疑人觸犯的兩項罪名有了一些認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兩項罪名是不同的犯罪行為,其量刑規則也不盡相同。在對該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時,由于犯了兩項罪名,因此會對其進行贖罪并罰。
?
販賣毒品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妨礙公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妨害公務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妨害公務罪最高會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責任準備金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