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幫助人們了解歷史真相、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出土文物歸國家所有,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倒賣。而現實生活中,在偷盜、倒賣文物的事情時有發生,給國家財產造成了損失。在我國的刑法中,是有倒賣文物罪的,那么觸犯倒賣文物罪判多少年?小編結合刑法有關知識給大家講一講。
一、觸犯倒賣文物罪判多少年?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二十六條: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倒賣文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326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的,應予立案:
1、倒賣三級文物的,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的,非法經營數額較大的;
2、多次倒賣三級以下文物、倒賣三級以下文物多件的等情節;
3、倒賣二級文物的、倒賣一級文物的,非法獲利數額巨大的、非法經營數額巨大的;
4、倒賣稀世國寶的。
三、倒賣文物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文物的保護管理活動。侵犯的對象是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所謂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是指受國家保護的并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核定公布的以屬于禁止經營的文物,既有珍貴文物,也有一般文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倒賣,是指非法收購、販運、出售和轉手倒賣等活動。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無權從事文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倒賣上述文物,另一種是經批準從事文物經營活動的單位超范圍經營上述文物。構成本罪,應當是情節嚴重的行為。
3、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并以牟利為目的。如果行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收藏而不是出賣牟利,則不能構成本罪。
4、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單位和個人。
綜上所述,在倒賣文物罪的構成要件上,犯罪嫌疑人必須有倒賣的行為,且性質惡劣。按照刑法規定,觸犯倒賣文物罪的,情節一般,可以處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犯罪情節嚴重的話,最高可以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具體到倒賣文物罪判多少年,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嚴重程度及涉案文物價值衡量。
2020刑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
2020對刑法修正案九解讀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執行中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嗎
2021-01-01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土地承包合同中委托人范圍是什么
2021-02-26宅基地證寫自己名字戶口遷出拆遷是否有回遷房補償
2020-12-10農村、城市居民住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舊城改造,從一個下水道說起
2020-11-20與拆遷安置相關的熱點問題(一):拆遷安置與戶口
2020-12-22拆遷安置房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30棚改拆遷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