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對簽訂合同的雙方具有約束能力,需要按照合同的規定條款辦事,但是總是會有雙方因為不滿意合同條款的解釋而方發生糾紛,鬧上法庭解決,為什么大家會對合同的解釋爭執不下呢?什么是合同條款解釋?本網為大家分析整理了一下解釋。
一、合同條款的解釋的概念
所說合同解釋,是指對合同及其相關資料的含義所作的分析和說明。受理合同糾紛的法院或仲裁機構所作的分析和說明具有法律約束力,為有權解釋,其他人對合同及相關資料所作的分析和說明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為無權解釋。
合同解釋上存在意思主義和表示主義之爭,但現代社會對于合同解釋一般遵循以合同文義為出發點,實行以表示主義為原則,以意思主義為補充的解釋。具體解釋方法包括體系解釋、文義解釋、習慣解釋、目的解釋。所說體系解釋,是指把合同條款和構成部分看成一個同意的整體,從合同條款和構成部分的相互關聯、所處的地位和總體聯系上,闡明當事人有爭議的合同用語的含義。
所說文義解釋,是指以合同所采用的詞句來解釋當事人之間的合意表達的意思。所說習慣解釋,是指在合同文字和條款的含義發生歧義時,按照習慣或慣例的含義予以明確。在合同存在漏洞,致使當事人權利義務不能明確時,參照習慣或慣例加以補充。
所說目的解釋,是指依照當事人所欲達到的經濟和社會效果來對合同進行解釋。如果合同條款相互予盾,有使合同無效或有效兩種解釋時,應按照合同有效的方向予以解釋。如果雙方當事人內心所欲達到的目的不一致時,應從雙方均已知或應知的表示于外的目的加以解釋。
為此,《合同法》第125條第I款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余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
合同條款解釋一般有5大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誠信原則,要求不欺不詐,按照合同的本意出發。合同雙方對合約條款解釋是不具備法律效應的,只有法官對其的解釋才是真實可靠的。所以大家也不必在為了合同的糾紛把關系搞僵。實屬不必。
2020年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最新內容有哪些?
在房屋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常見的欺詐類型有哪些?
2020年門面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企業受疫情影響工資怎么發
2021-02-14法院變賣不掉房產如何折價抵債
2020-11-18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