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銅川律師?? 德陽律師?? 臨沂律師?? 江蘇律師?? 撫順律師?? 白銀律師?? 泰安律師?? 阜陽律師?? 棗莊律師?? 玉林律師
在當下社會中,借款存在很多,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會通過非法渠道去給予他人高利轉貸,而高利轉貸往往是一個巨坑,大部分陷入的人都會損失巨大。在缺乏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往往會損失的更多,接下來小編將為讀者們介紹有關于高利轉貸罪的相關知識,高利轉貸罪非法獲利怎么認定?律霸為您解答。
一、高利轉貸罪
高利轉貸罪,是指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轉貸給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行為。目前高利轉貸行為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行為嚴重地破壞了中國的金融秩序,有很大的危害性。
高利轉貸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行為。這里應當指出的是,當前存在一些企業打“擦邊球”的現象,即從銀行貸出資金后由于未能立即投入使用而成為閑置資金,為了減少利息損失并獲取一定利益,這些企業就將貸款所得資金借與他人,并收取高額利息。雖然這些企業在貸款時并未有轉貸牟利的目的,但是后來其將貸款擅自借與他人,并收取高額利息的行為已經和高利轉貸罪的構成要件完全相符,構成高利轉貸罪了。
二、高利轉貸罪非法獲利怎么認定
刑法中的“非法獲利”,一般是指犯罪分子因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而取得的全部財物,包括金錢和物品。在具體認定違法所得數額時,應當區分不同情況予以認定:
一是司法解釋作出明確規定的,應當依據司法解釋予以認定。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刑事案件如何認定“違法所得數額”的批復》規定,“違法所得數額”是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獲利的數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違法所得數額”是指獲利數額。
二是立法、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的,應當對違法所得作廣義上的理解,即不宜限制為獲得數額,而是包含經營成本在內的所有違法所得數額。
高利轉貸罪,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是指個人違法所得在5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在20萬元以上的;“數額巨大”,是指個人違法所得在20萬元以上,單位違法所得在100萬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二十六條 [高利轉貸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高利轉貸,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兩年內因高利轉貸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高利轉貸的。
《貸款通則》(1996.6.28 中國人民銀行令 (1996)第2號)
第十七條 借款人應當是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主管機關)核準登記的企(事)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或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借款人申請貸款,應當具備產品有市場、生產經營有效益、不擠占挪用信貸資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條件,并且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第七十一條 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貸款人對其部分或全部貸款加收利息;情節特別嚴重的,由貸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貸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貸款。
以上則是小編為讀者們找到的有關于高利轉貸罪的相關知識,其中第一部分則是簡單介紹有關于高利轉貸罪的知識,以及法律上對于高利轉貸罪的定義;第二部分則是針對“高利轉貸罪非法獲利怎么認定”的回答,其中不難發現非法獲利的認定,在上訴中都能尋找到相關的法律。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惠州律師。
放高利貸是否構成犯罪? ?
賭場放高利貸是什么罪 ?
個人放高利貸違法嗎,可能涉及哪些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正當男女關系如何進行認定
2021-01-27法律可以制裁網絡噴子嗎
2021-02-17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