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中,殺人也細分為很多不同的犯罪類型,根據行為人主觀意識的不同,可能承擔的相應的責任也不相同。那么究竟這些罪名之間有什么區別呢?律霸小編整理了有關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區別的相關資料,詳細請看下文。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據司法實踐經驗,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最終發生了。
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相似點在于:兩者都發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且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兩者的顯著區別在于:
(一)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
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并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并未發生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和主觀上認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術、經驗利及些外部條件,實施行為時,他人死亡的結果可以避免,即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客觀事實發生了錯誤認識,在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其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
(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于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中,行為人不僅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同時也不放任這結果發生,而是希望這種結果不要發生,希望避免這種結果發生,即排斥、反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在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結果情況下、行為人仍然相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并因而實施了該種行為,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三、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
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在司法實踐中,尤其要注意這樣一種情況,即: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其次,再從犯罪客觀方面來看,出于被告人的傷害行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險狀態時,被告人就負有防止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僅不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反而一聲不吭甚至一走了之,從而導致了被害人因貽誤搶救時間而死亡。
四、過失致人死亡后,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尸體誤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的定性
過失致人死亡后,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尸體誤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不應只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一罪,而應對行為人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殺人罪 (對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以上就是過失致人死亡罪與間接故意殺人罪區別的相關資料,相信大家已經了解他們的區別了,在實踐過程中,對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處罰可能要比間接故意殺人罪要輕一些。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故意殺人罪具體量刑是怎樣的
有間接故意殺人罪未遂嗎?故意殺人既遂與未遂怎么區分?
間接故意殺人怎么處罰,間接故意殺人罪要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徐丹律師,女,法學學士學位,國家司法考試A證。現為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核心專職律師,婚姻家事法律事務部負責人,執業證號為14201201711164197。徐丹律師從2012開始先后在地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過實習工作經驗,從事執業律師以來,秉承“專業、誠信、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已處理過多起訴訟和非訟法律事務,咨詢解答大量各類型民事、經濟、刑事案件。尤其擅長各類婚姻家事糾紛;婚前、婚內財產風險評估和規劃;為境內或者跨境婚姻、繼承提供法律意見;債權債務糾紛;房產合同等。對于婚姻家庭的矛盾有著獨到的見解,善于從法律角度與女性特有的角度為當事人出謀劃策,善于處理婚姻家庭中的疑難雜癥。在執業中也不忘關懷弱勢群體,結合地區司法局以及律所綠色通道提供專職援助,對于一些困難的群眾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是一位有著專業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女律師。
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什么是刑事上訴,刑事案件上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