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斗毆罪是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罪名之一,但是很多人對此并不清楚,甚至出現大多數人在查找罪名的時候,連它到底是刑法第幾條都不清楚,以至于無法快速而準確的找到它。對此,律霸小編在下文為大家做了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聚眾斗毆罪是刑法第幾條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因此,我國對聚眾斗毆罪是有明文規定的,是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
二、聚眾斗毆罪與其他罪名的界限是怎樣的
(一)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二)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三)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二者區別的根本標志在于犯罪動機。聚眾斗毆罪中的殺人、傷害行為,雖然與其他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行為一樣,都侵犯了他人身體健康,但是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在殺人、傷害行為中,通常表現為為了稱王稱霸,充英雄好漢而惹事生非,與對方爭個高低。所以,凡是為了爭霸"勢力范圍",或者明確表示要打服對方,而行兇傷人的都是聚眾斗毆中的傷人行為。而其他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中的傷害行為,則往往是對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認識的人,由于宿仇舊恨而起意傷害對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確的傷害對象和傷害故意;如果是臨時起意傷害對方,也往往是因為雙方發生糾紛的原因明顯的在對方一邊,或者在互毆中傷害他人,這種情況往往是雙方都有過錯,責任不易分清。
當然,本條第2款明文規定:"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四)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兩者在客觀方面有相同之處,如犯罪形式都是聚眾,但兩者存在明顯不同。首先,犯罪動機不同,前者大多是為了爭霸一方、私仇宿怨和尋求精神刺激等流氓動機而破壞公共秩序,后者則多是為了實現個人某種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調工作等而破壞公共秩序。其次,情節要求不同,前者不要求情節嚴重,后者要求情節嚴重,必須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否則不構成犯罪。最后,兩者犯罪方法不同,聚眾斗毆罪的犯罪方法一般是暴力方法,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除了暴力方法外,還可以是非暴力方法。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對聚眾斗毆罪做了規定,小編要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的聚眾斗毆的犯罪分子都會受到處罰,只有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才會被判處刑罰的。
聚眾斗毆罪致人重傷,如何認定? ?
聚眾斗毆罪拘留多少天
聚眾斗毆罪中必須有首要分子嗎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流程
2021-03-15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