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顧名思義就是指在犯罪的過程中由于自己的原因或者其他的特殊原因導致中止犯罪的行為,那么犯罪中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律霸的小編為您做一下具體的介紹吧。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我國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據這一規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種犯罪停止形態。犯罪中止包括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兩種。
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在犯罪實行過程中,自動放棄實施或者繼續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態。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
1.必須是在犯罪預備或者犯罪實行過程中放棄犯罪,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條件,如果犯罪行為已經完成并達到既遂狀態,則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一般認為,犯罪既遂以后自動返還原物或者自動賠償損失的行為,如盜竊犯在盜竊他人財物后又將竊取的財物歸還原主,或者貪污犯貪污公款后又秘密退還公款的,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以犯罪既遂論處。其自動返還贓物的行為只能在量刑時作為酌定情節予以考慮。
2.必須是徹底放棄犯罪。所謂徹底放棄犯罪,是指行為人徹底打消了繼續并完成犯罪的念頭,徹底放棄實施自認為可以繼續實施并完成的犯罪行為。
3.必須是自動放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的實質性條件,首先,必須要求行為人自認為能夠繼續實施。其次,認定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還必須要求確實是出于行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動放棄犯罪,而不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觀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實施完畢犯罪以后,犯罪結果出現之前,自動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結果發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態。
二、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的定性
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是指行為人實施了足以導致法定犯罪結果出現的第一次侵害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得逞,在能夠重復實施同一性質的侵害行為并造成預期的犯罪結果的情況下,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動放棄繼續實施侵害行為,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態。對于這種放棄能夠重復實施的行為應當如體定性,有的主張按犯罪未遂論處,有的主張按犯罪中止論處,有的主張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以上內容就是由律霸的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犯罪中止的法律規定,希望小編的整理能夠對您在認識這方面法律知識的時候有所幫助,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律師的幫助,歡迎您委托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們幫助您。
犯罪中止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
對犯罪中止怎么處罰 ?
犯罪中止的刑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拆遷詳細流程是什么
2020-11-15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