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罪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所指的利用自己的公務職權為自己謀得利益接受他人行賄的一種行為,但是貪污罪中也存在共犯的問題,那么貪污罪共犯的認定是怎樣的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
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和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務的行為。
一、 貪污罪共同犯罪的幾種情況
貪污共同犯罪,是指兩個以上具備貪污罪主體資格的人,利用職務便利,或者具備貪污罪主體資格的人,不具備貪污罪主體資格的人利用其中具備貪污罪主體資格的人 的職務便利,共同故意實施貪污犯罪行為。這里的“具備貪污罪主體資格的人”,是指可以獨立構成貪污罪的主體,包括刑法第93條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人員,以及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這里所說的國家工作人員具體包括四種人員:
(1)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2)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 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
(4)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我們認為,貪污共同犯罪根據其主體身份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者與國家工作人員內外勾結共同實施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2、具有特定身份者與國家工作人員相互勾結,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3、主體都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相互利用職務便利或者分別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相互配合、相互利用,共同實施貪污行為的。
二、貪污共同犯罪的認定
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共同犯罪的主體條件;
(2)共同犯罪的客觀條件;
(3)共同犯罪的主觀條件;
同樣在貪污罪中共同犯罪的認定也必須符合共同犯罪的三個條件。上述三種共同貪污行為在性質上如何認定?是都構成貪污罪還是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行為人構成其他罪?其根據是什么?這在理論上和司法實踐中是有不同認識的,下面筆者將對這三種情況分別加以探討:
1、主體都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相互利用職務便利或者分別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相互配合、相互利用,共同實施貪污行為的。這些國家工作人員可能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可能是一般的國家工作人員(包括“以國家工作人員論”者), 還可能是受國有單位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可能是上述不同種類的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在一起的共同貪污。對此種情況下的共同貪污,構成犯罪的,應直接以貪污罪定罪處罰,因為他們都符合貪污罪的構成條件,這是沒有爭議的。
2、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者與國家工作人員內外勾結共同實施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對此種情況下的行為定性問題,因立法、司法解釋上的不同規(guī)定,在理論上也存在較多爭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1)、共同犯罪性質決定說。該說認為,這種混合主體的共同犯罪案件,應按共同犯罪的整體性質確定罪名,只要共同犯罪人的整體行為符合貪污罪的構成要件,不論主犯是否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每個共同犯罪人都應以貪污罪定罪處罰。 4、利用職務便利決定說。該說認為,應當以是否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作為確定這種混合主體共同犯罪的性質是否為貪污罪的重要標準。對于內外勾結進行貪污或者盜竊的共同犯罪,只要其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無論其本人是主犯還是從犯,該共同犯罪的性質就是貪污;如果國家工作人員雖 然參與了共同犯罪,但并未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或者是僅僅利用了本人熟悉單位環(huán)境等條件,
2)、 主犯決定說。該說認為,在內外勾結的混合主體共同貪污犯罪案件中,其共同犯罪的性質應根據主犯的性質確定。即如果主犯是國家工作人員,其他共同犯罪人無論是否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都應以貪污罪定罪處罰,如果主犯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即使從犯中的犯罪人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也應按相應的非職務犯罪定罪。這 種觀點來源于1985年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1985年7月18日《關于當前辦理經濟犯罪案件中具體運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答(試 行)》中指出:“內外勾結進行貪污或者盜竊活動的共同犯罪(包括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團)應按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定罪。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一般是由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決定的。”“主犯決定說”雖有司法解釋作佐證,但因其顛倒了定罪與處罰的邏輯關系而受到學者的普遍詬病。
3)、實行行為決定說。該說 認為,在內外勾結的混合主體共同貪污犯罪案件中,應按照共同犯罪中實行犯的實行行為的性質確定混合主體共同犯罪的性質。即如果實行犯的實行行為性質是貪污罪的,該共同犯罪的性質也應認定為共同貪污犯罪;如果實行犯的實行行為性質是屬于盜竊的,則應以盜竊罪作為該共同犯罪案件的罪名。同樣,“實行行為決定 說”也存在不足:
(1)無特定身份者與有特定身份者是否構成法律規(guī)定特定主體構成的犯罪的共同實行犯問題在中外刑法理論上素有爭議,如根據一般見解,無特定身份既然難以成為特定身份者構成的犯罪的共同實行犯,更不用說單獨的實行犯了,以實行犯的行為性質作為判斷混合主體共同犯罪的性質的場合下,基本上就排 除了無特定身份者行為性質之判斷作用;
(2)該觀點忽視了共同犯罪的整體性特征,人為地割裂了共犯主客觀的有機統(tǒng)一體,即未將混合主體共犯作為一個整體看 待,而將其分解開來,單獨以某個共犯的特征認定犯罪性質,難以得出準確的結論;
(3)在定罪的依據上,存在偏差。認定行為的性質的依據是犯罪構成,實行行 為只是犯罪構成的一個方面,不能替代犯罪構成;
(4)缺乏普適性。在共犯中存在兩種以上的不同身份者同為實行犯時,如下述第三種情況下國家工作人員與公 司、企業(yè)人員勾結,各自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單位財產,應以何者的實行行為定性。
以上就是由律霸的編輯為您帶來的關于貪污罪共犯認定是怎樣的相關內容,希望小編的編輯能夠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感謝您閱讀小編為您帶來的文章,若您對于貪污罪共犯問題還有所疑問,可以在我們律霸網站找尋專業(yè)律師幫您解答。
貪污罪共犯的認定是怎樣的
貪污罪共犯的量刑原則 ?
貪污罪共犯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yè)改制引發(fā)的糾紛
2021-03-24裝修合同未約定違約金,逾期了怎么辦
2021-02-15征收補償決定起訴期限是什么
2021-03-07子女不贍養(yǎng)老人該如何
2020-12-25公司設立執(zhí)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3-09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擔保法是如何規(guī)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發(fā)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xié)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護工合同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競業(yè)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qū)別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