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1、侵犯知識產權犯罪4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2007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臺的新的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適用緩刑情形予以規范,以列舉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四種情形一般不適用緩刑。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符合刑法規定的緩刑條件的,依法適用緩刑。但是,司法解釋同時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適用緩刑:因侵犯知識產權被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后,再次侵犯知識產權構成犯罪的;不具有悔罪表現的;拒不交出違法所得的;其他不宜適用緩刑的情形。
2、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刑法修正案八修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74條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二、緩刑的含義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適用緩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經被判處刑罰的前提下,再考慮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現,認定其放在社會上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決定是否執行刑罰。如何準確把握適用,關鍵在于怎樣來認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審判實踐中,是否適用緩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由于“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沒有統一的考量標準,因而有的考慮被告人犯罪的情節和案發后的悔罪表現、受害人的態度等等,在認定悔罪表現方面也大都將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從輕情節(如自首、立功、從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贓退賠或賠償受害人損失、是否繳納罰金等作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將被告人不適宜監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一些與被告人相關聯的不合法的客觀因素作為適用緩刑因素考慮。
三、緩刑的適用條件
其一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法院認為暫不執行所判刑罰也不致于再危害社會;
其三是犯罪分子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抵押必須進行備案登記嗎
2021-02-06醫療糾紛和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04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