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案機關拘留放人通知家屬嗎
“刑事拘留在看守所釋放的,我國法律并沒有要求通知家人的規定。所以在司法實踐中,都不會通知家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在刑事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應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但是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解除刑事拘留強制措施需要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根據我國《看守所條例》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對于被依法釋放的人,看守所根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的釋放通知文書,辦理釋放手續。釋放被羈押人,發給釋放證明書。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三十九條對于被依法釋放的人,看守所根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的釋放通知文書,辦理釋放手續。釋放被羈押人,發給釋放證明書。
二、拘留程序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我國的司法機關,在辦理案件時,應積極地按照我國的辦案程序進行辦理。決定拘留這類違法人員是,應填寫拘留報告書,經過上級部門的領導同意后,有公安負責人批準簽發相應的拘留證,對這類人員按照居留證書進行拘留辦理。
行政拘留路途時間是否計算在內?
擾亂法庭秩序罪拘留罰款的標準是怎樣的?
危害公共安全罪哪些情況下會拘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互換土地口頭協議有效嗎
2021-02-02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