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疾人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殘疾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而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殘疾人犯罪的罪輕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1、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2、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3、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4、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5、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除了精神病人或殘障人士這類型的殘疾人不需要負刑事責任之外,其他的殘疾人做出什么違法行為的話,都得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不過,就算精神病人在刑事案件中可以不負刑事責任,但其監護人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聾啞人犯罪怎樣承擔刑事責任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如何判定侵權行為地
2021-01-28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