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服務執法監督刑事責任是什么?
醫療服務執法監督刑事責任是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23~25條規定,屬于以下三種情況,由司法機關對直接責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后,丟失、涂改、隱匿、偽造、銷毀病案和有關資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2)醫務人員由于極端不負責任,致使病員死亡,情節惡劣已構成犯罪的。
(3)借口醫療單位發生醫療事故尋釁滋事,擾亂醫療工作正常秩序,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
第十三條 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并向患者通報、解釋。
第十四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第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第十七條 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第十八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尸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尸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尸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尸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第十九條 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尸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尸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尸體,經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報經同級公安部門備案后,由醫療機構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少部分醫療服務執法監督的文件,確實沒有很好的貫徹落實下去,而且現在的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患者有了問題以后不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很大程度上卻選擇了醫鬧這種違法行為來解決和醫院之間的矛盾,醫療服務執法監督,在某種程度上是空白的。
醫療事故處理步驟是什么?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醫療責任事故罪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車禍骨折有必要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14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內部仲裁員與外國仲裁機構不同的是什么
2020-11-28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