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的處罰被損害人退錢嗎?
可以要求退錢;銷售假藥的處罰,主要是按照三種情形來處罰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
1、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如果是單位性質的,會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藥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生產、銷售假藥罪突出一個“騙”字,即以假藥騙取錢財,因此與詐騙罪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相比較而言,有如下主要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藥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生命權、健康權;而詐騙罪侵犯的則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而詐騙罪的客觀方面則是行為人純粹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使財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為真,從而自愿交出財物的行為。
3、定罪的標準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以是否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為構成本罪的標準;而詐騙罪則以詐騙公私財物的數額較大為構成本罪的標準。從理論上講、二者容易區分,只是司法實踐中存在以假藥騙取他人數額較大財。
三、生產、銷售的假藥立案標準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銷售假藥就是利用不合法的產品而售出給他人進行使用,對于此行為一般受害者是可以利用法律的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僅可以要求退錢還可以讓違法者受到法律的處罰,所以,自己的權益要自己維護這樣才能更好的辦理。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要不要承擔什么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1四川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糾紛處理和維權
2020-11-10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合同糾紛勝訴后不執行怎么辦
2021-03-23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