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嗎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 “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刑事犯罪具體可以分為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而在過失犯罪中又可以區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與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情況。當然,過失犯罪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這首先要看法律中有沒有規定。若本身就沒有規定的話,那么就不能對過失犯罪作出相應的處罰。比如,過失造成他人輕微傷或者輕傷的,就不認定構成犯罪。但要是造成重傷或者導致死亡的話,則可以認定為過失致人重傷罪或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犯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負責任延誤救治造成患者死亡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0軍婚不能離婚嗎
2021-01-15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