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犯罪預備怎么量刑
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具體應注意兩點:
1、在使用罪名時,應在罪名后加括弧標明預備形態問題,如“搶劫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態也應如此,如搶劫罪(未遂)、搶劫罪(中止)。下文不再贅述。
2、對預備犯原則上應予以從寬處罰。但是刑法對預備犯規定的處罰原則是得減主義。即審判人員可以予以從寬處罰,也可以不予從寬處罰。此外,對既遂犯是予以從輕處罰,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也由審判人員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3、應注意犯罪預備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關系。犯罪預備的成立以犯罪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為前提,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情況的,應依法不認為是犯罪。
二、犯罪預備的行為有哪幾種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的行為:
(1)準備用以殺傷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的,如購買匕首、尋找棍棒、繩索等;
(2)準備用以排除犯罪障礙的器械物品的,如準備斧頭砸門,準備鋸錯撬鎖等;
(3)準備用以到達或逃離現場的交通工具的;
(4)準備用以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的,如準備翻墻用的梯子。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創造其它便利條件的行為:
(1)事先踩點,調查犯罪現場,調查被害人行蹤等;
(2)到達現場等候被害人的到來;
(3)勾結、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現實生活中,犯罪預備行為并不限于上述幾種。
犯罪預備一般是發生在犯罪行為尚未著手之前,往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至于出現這樣的停止形態,通常是因為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自身想要停止犯罪。雖然這也是一種犯罪未完成形態,但按照規定也是會對行為人追究責任,不過此時卻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