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援助申請材料的需要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前應先到對案件有管轄權的法院或仲裁機構立案,攜帶立案通知書及案件材料到所在地的法援機構咨詢。經值班律師初步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就會發給一份《法律援助申請表》。按要求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并提交如下身份和經濟狀況的證明及事實證據等資料:
1.本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的身份證、暫住證、或戶口簿。若申請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須提交有代理資格的證明;
2.家庭經濟狀況證明:包括財產所有情況,即房屋、生活資料、儲蓄存款、有價證券等所有權情況證明;經濟收入情況,即個人工資和各種津貼收入、家庭收入,財產租賃收入證明等;社會救濟情況,即社會救濟證書。
3.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有關材料:如合同、契約、協議等權利義務文件;與相關當事人的親屬關系證明;有關機關、部門發出的鑒定性、結論性文件;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和其他有關資料;
4.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法律援助的法理基礎和特征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法理基礎
1、保障公民獲得平等法律服務的權利。國家是承擔法律援助的責任主體。
2、公民應獲得公正程序之保障:
(1)法律援助的目的是讓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得到法律援助。
(2)法治要通過公正的程序來體現。
(3)法律援助制度能夠保證在經濟上處于弱勢地位的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法律保護。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特征
1、法律援助的內容是人人獲得法律服務。
2、國家是法律援助的主體,承擔法律援助義務。
3、法律援助制度的形式,是通過減、免社會弱者的法律服務費、訴訟費等方式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三、司法救助的原則
國家司法救助應當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公正救助。即遵行救助標準和條件,兼顧申請人實際情況和同類案件救助數額,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
及時救助。即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申請人,辦案機關應根據申請人申請或依據職權及時提供救助。
法院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人,無論其戶籍所在地是否屬于受案法院轄區范圍,均由案件管轄法院負責救助。在管轄地有重大影響且救助金額較大的國家司法救助案件,上下級法院可以進行聯動救助。
對于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就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提起民事訴訟的,法院應當依法減免相關訴訟費用,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及時提供法律援助。對于未納入國家司法救助范圍或者實施國家司法救助后仍然面臨生活困難的當事人,符合社會救助條件的,辦案機關協調其戶籍所在地有關部門,納入社會救助范圍。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