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約定損害賠償
所謂約定損害賠償,又稱約定損失賠償和約定賠償,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先約定一方Υ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或者向對方支付一定的金錢。通常情況下,由于損失在合同訂立時難以確定,所以,當事人在合同中只能約定損害賠償的計算辦法,而不宜約定一個固定的賠償數額。損害賠償可以用金錢貨幣形式確定,也可以用非金錢方式確定。
約定損害賠償包括兩種情形:
一是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損害賠償的條款;
二是合同有約定的,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前經過協商達成損害賠償的協議。
約定損害賠償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具有預定性或者約定性。約定損害賠償是事先由當事人在合同中或者合同成立后達成的補充協議中協商確定的。它不同于約發生后當事人協商確定的救濟方式,在約定發生后,當事人也可協商確定救濟措施、協商確定賠償數額,但這種方式只是事后賠償而不是約定賠償。
約定損害賠償作為約損害賠償的一種方法,其重要特點是有利于在一方約造成對方損害時及時解決賠償的問題。在約發生以后,實際損害的確定、特別是可得利益損失的確定非常復雜,而計算賠償數額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費用,使訴訟時間延長。允許當事人事先約定賠償,就可以及時對受害人作出補償,了結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爭議。同時,預定損害賠償條款的存在,不僅可以對債務人起到一種督促作用,使之意識到約發生后他可能承擔的賠償數額,從而正確履行合同,而且這種約定賠償條款也有利于減少訴訟。當事人在約發生后,可直接根據這一條款要求賠償,不必訴諸法院來確定賠償數額;并且,滿足受害人的要求,在法律上承認約定損害賠償條款的效力,也有利于鼓勵交易。因為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這一條款的存在,可以明確其來承擔責任的范Χ,使其意識到其所承擔的風險,這就減少了約責任的不確定性,有利于促使當事人履行合同,完成交易。
鑒于上述,約定損害賠償是各國合同法律都普遍承認的一種賠償方法,此種方式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合同自由原則)的體現。合同所規定的權利義務是當事人依法而自由設定的,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對債權債務自由作出安排和處分,亦可對約定的損害賠償問題事先作出安排。在賠償方法上,中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都把約定損害賠償放在首先加以規定,鼓勵當事人事先約定賠償的計算辦法。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債務無法償還抵押物怎樣處置
2020-12-14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