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藥罪形式是哪種罪?
銷售假藥罪屬于生產假藥屬于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生產、銷售假藥罪(刑法第141條),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只要具有主觀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即構成本罪。
二、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規定,生產(包括配制)銷售假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
(五)其他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三、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客體: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藥品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
(二)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三)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四)犯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表現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四、犯罪的認定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2)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
①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
②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
綜上所述,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會比較依賴藥品,所以有很多犯罪份子會將目標利益轉移到制造銷售假藥上面,這比一般的收入都超過可觀的范圍的,但這同時也是一種犯罪行為,而且銷售假藥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醫院賣假藥應雙倍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累犯?構成特別累犯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1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