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罪并罰緩刑是否還可以執行?
數罪并罰的情況下,不應當執行緩刑的決定。緩刑是一種特殊的行刑制度,是對犯罪分子判處一定的刑罰而附條件地不執行。由于原判刑罰尚未實際執行,因此,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的,不屬于在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過程中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的情形。
二、法律依據
根據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根據刑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需要說明的是,先行羈押的期間不同于已經執行的刑期,將先行羈押的期間折抵刑期也不同于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先并后減。”
三、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量刑的依據是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一人犯一罪與一人犯數罪相比,無論在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方面,還是在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方面,都要大得多。因而犯數罪的人理所當然應該受到更為嚴厲的社會譴責。對犯數罪的人實行并罰,體現了從重的精神,即使在數罪中最高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時只執行死刑或無期徒刑,分別定罪量刑也表明了社會對犯數罪譴責的嚴厲程度大于犯一罪的。
四、有罪必罰、一罪一罰原則的要求
馬克思指出:"懲罰在罪犯看來應該是他的行為的必然結果。"犯了罪而受不到應有的懲罰,或者犯了數罪與犯了一罪在懲罰上沒有區別,就不可能遏制犯罪現象的發生,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也就不可能建立。因此,有罪必罰、一罪一罰作為一項刑法原則被廣泛承認。遵循這一原則,就必須數罪并罰。
五、實現刑罰目的的要求
犯罪是對正常社會秩序的否定,刑罰則是對犯罪的否定之否定,通過這種否定之否定的過程,表達社會正義觀念,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對犯一罪的人與對犯數罪的人在處罰上不作區別,既不能實現遏制犯罪的目的,導致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的危害與犯罪人因犯罪所受的懲罰明顯失衡,也不能實現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
緩刑的目的在于給予違法犯罪分子改過自新的機會,提高他們積極參加勞動改造的自覺性。能否被判處緩刑應當根據訴訟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當事人造成的社會影響等情況來界定,如果當事人配合審查的態度良好,能夠主動坦白自身所犯的罪行并積極對犯罪后果進行認定和承擔相應責任是可以判決緩刑的。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醫生判緩刑開除公職嗎?
強奸罪可以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獲取交通事故證據
2020-12-17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丈夫同性戀能否構成離婚條件
2021-03-23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