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緩刑法律規定對象是那些
緩刑法律規定對象是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緩刑,全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二、緩刑需要具備的條件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中期或長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相對于緩刑大家可以有所了解,緩刑一般是對特定的人員進行的處罰,在緩刑期間犯罪人員具有悔過以及在緩刑期間的表現被認定為不再對社會造成危害等行為的,一般可以根據事件的嚴厲情況給予輕判或者是減刑。要知道判刑的目的在于讓犯罪人員意識到自身的錯誤。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怎么處理
挪用資金罪怎么判,可以適用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房子折遷款多久能下來
2021-01-23房屋拆遷工作的申請流程
2021-02-05如何獲得合理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