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商品的,可以請求賠償嗎
2014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23號案例。基本案情是,2012年5月1日,原告孫*山在被告****超市有限公司江寧店(簡稱**超市江寧店)購買“玉兔牌”香腸15包,其中價值558.6元的14包香腸已過保質期。孫*山到收銀臺結賬后,即徑直到服務臺索賠,后因協商未果訴至法院,要求**超市江寧店支付14包香腸售價十倍的賠償金5586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10日作出(2012)江寧開民初字第646號民事判決:被告**超市江寧店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孫*山5586元。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原告孫*山屬于消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只要在市場交易中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是為了個人、家庭生活需要,而不是為了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職業活動需要的,就應當認定為“為生活消費需要”的消費者,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的范圍。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超市江寧店作為食品銷售者,應當及時檢查待售食品,清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但其未及時清理過期的“玉兔牌”香腸,未履行法定義務,可以認定為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當銷售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時,消費者可以同時主張賠償損失和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也可以只主張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本案中,原告孫*山僅要求**超市江寧店支付售價十倍的賠償金,屬于當事人自行處分權利的行為,并且法律并未對消費者的主觀購物動機作出限制性規定,不論其購買時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買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商品的是否可以請求賠償”的相關資料,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被騙了怎么辦
2021-02-28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2-08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