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經濟幫助的性質,我國婚姻法學界眾說紛紜。之所以出現爭議,在于法律使用了“幫助”這一不屬于規范法律術語的語詞。從文義上看,“幫助”不同于義務,更應理解為一種道義上的責任。但從法律實踐來看,如果不將這種“幫助”定性為強制履行義務,對當事人缺乏約束力,往往難以達到保護離婚當事人中弱勢一方利益的立法目的。因此,建議進一步明確離婚經濟幫助制度性質,將“幫助”明確規定為“應當給予的幫助”,通過強制手段,將離婚經濟幫助定性為幫助者應當加以履行的法定義務。
依據婚姻法規定,可以給予經濟幫助的生活困難指離婚時已存在的困難。法律規定離婚一方生活困難有兩項判斷標準:一是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的;二是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實際上,解決基本生活水平線下公民的生活困難,是社會保險制度、勞動保障等社會救濟制度擔負的任務。在現有條件下,離婚經濟幫助制度不應重復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制度之功能,而應當保證人們已有的生活水平不因離婚而過多下降。唯有如此,才能凸顯其彌補損害賠償、經濟補償制度之不足的獨特功能。建議今后在案件審理中,對于生活困難,可以考慮以絕對標準為主,同時參考相對標準。除了考慮離婚后依靠分得的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這一法定情形,也應適當考慮能否維持原有生活水平,即離婚后一方雖能維持基本生活水平,但生活水平較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明顯下降的,也應給予一定補助。對于離婚后生活水平將急劇下降的經濟幫助請求人,也可根據雙方當前收入差距、撫養子女需要、婚姻持續時間、就業能力以及其他情況,確定是否給予離婚經濟幫助。
婚姻是一種相互信賴相互扶助的特殊社會關系,婚姻狀態與社會倫理道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離婚后,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出于道義應對其加以救濟。通過進一步完善離婚經濟幫助制度,在法律將這一道義上升為義務與責任,這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救弱、互助友愛的光榮傳統,對于倡導人們確立珍惜親情、珍愛伴侶的良好道德品質,對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