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處罰聚眾斗毆犯罪
1、構成聚眾斗毆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構成聚眾斗毆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多次聚眾斗毆的;
(2)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3)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4)持械聚眾斗毆的。
二、如何認定聚眾斗毆中的共犯?
從刑法規定聚眾斗毆活動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均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一)、情況看,本罪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形。 對此,須把握以下幾點:
并非在任何聚眾斗毆的犯罪案件中都會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形。因為,在整個案件的罪行不太嚴重且首要分子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如果其他積極參加者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就不應認為犯罪。這樣須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的人數就達不到成立共同犯罪的要求。
(二)、首要分子的人數在兩人以上的情況下,雖然他們在聚眾斗毆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會能有大小之分,但由于都屬于主要作用,因而都應當認定為主犯。只是在在量刑時,仍須考慮其所其作用的差別,這是充分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三)、其他積極參加者構成犯罪時,其在聚眾斗毆犯罪中可能是主要作用,也可能是次要或輔助的作用,應當根據其實際所起作用的大小,而認定其系主犯還是從犯。不應當不加區別地一律認定為主犯,或一律認定為從犯。
(四)、對參與聚眾行為而未參與斗毆行為的首要分子或其他積極參加者,在排除其構成中止或預備形態的情況下,應與參與斗毆行為的其他首要分子或積極參加者一起,共同對斗毆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構成聚眾斗毆罪的雖然是一般主體,但只有對聚眾斗毆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才能處以刑事處罰;而對于一般參加者來說,他們并不是構成聚眾斗毆罪的主體,只能依《治安管理處罰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于每個公民來講,參與聚眾斗毆不但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傷害,也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我們要提倡做守法公民。
聚眾斗毆罪屬于怎樣的犯罪類型
最高檢公安部聚眾斗毆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未成年聚眾斗毆罪該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依據都有哪些呢
2021-02-04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