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發達國家尚沒有一部專門的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或法規,而是通過制定多部法律、法規和規章來對農產品生產的不同方面、不同環節來進行管理。
首先,國外農產品質量安全立法具有層級性。除了由議會通過法律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作出較為原則的規定外,大量的法律條文的細化和技術性規定都授權行政機關以法令和條例的形式作出。
其次,同一層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立法具有多樣性,分別調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不同方面。這些立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在一些綜合性法律中通過對食品、農業投入品、包裝和標簽的調整從而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調整,這些法律如英國的《1990年食品安全法》(主要調整食品的質量和標準,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美國的《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加拿大的《食品和藥品法》等;另一種就是在單一性法律中專門就農產品(或農業投入品)的某一種類或某一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作出規定,如英國的《動物防疫法》,加拿大的《有害物控制產品法》、《飼料法》、《肥料法》、《種子法》、《植物育種者權利法》、《肉類監督法》、《漁業監督法》、《動物防疫法》等法律,上述不同層級、不同方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立法互相配合而又各有側重,形成比較嚴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法規體系,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和執法手段。
二、關于管理模式
目前,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食品由農產品的生產到最終用于消費是一個有機、連續的過程,對其管理也不能人為地割裂,故均強調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程性管理。這種全程性管理不僅強調要從農業投入品開始,對食品由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并且體現在盡可能地減少管理機關的數量,由盡可能少的機關對食品安全進行全程性管理方面。總的來看,各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制大致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是主要由農業部門來負責的模式。采取這一模式的典型國家是加拿大。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原來分屬農業和農業食品部、漁業和海洋部、衛生部和工業部等部門,這種分散的管理體制帶來了職能沖突和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1997年3月,加拿大議會通過了《加拿大食品監督署法》(CanadianFoodInspectionAgencyAct),決定在農業部之下設立一個專門的食品安全監督機構——加拿大食品監督署(類似于中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或者部屬事業單位),統一負責加拿大食品安全、動物健康和植物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加拿大食品監督署負責農業投入品監管、產地檢查、動植物和食品及其包裝檢疫、藥殘監控、加工設施檢查和標簽檢查,真正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性管理。德國于2001年初將原由衛生部負責的食品安全管理職能交由新成立的消費者保護、食品和農業部負責。其他有關部門(主要是衛生部門)依法應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配合農業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是否均可追償
2021-02-24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合同內容變更的條件及訂立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