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偽造貨幣的大案逐年上升,變造貨幣的犯罪也呈增長的勢頭。因此,對偽造、變造貨幣犯罪必須給予堅決打擊。按照法律中的規定,在偽造貨幣的情況下,其實也是要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才會被認定為偽造貨幣罪。那此時對偽造貨幣罪該如何處罰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偽造貨幣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一)構成犯偽造貨幣罪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所謂情節特別嚴重,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
2、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偽造人民幣,總面值在30000元以上或者幣量在1500張以上的,即可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3、具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這里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是指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以外的其他所有特別嚴重情節的情形。主要是指:
(1)以機械印刷方法偽造貨幣的;
(2)從事金融、財會等工作的人員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偽造人民幣總面值達1000元以上或者幣量達100張以上的;
(3)偽造人民幣并投放市場流通,總面值100元以上或者幣量100張以上的;第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第五,因偽造貨幣受過刑事處罰后,又實施偽造貨幣的行為,偽造的人民幣總面值達到500元以上或幣量50張以上的;等等。
二、偽造貨幣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是國家財政金融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體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本國貨幣管理制度,二是外幣管理制度。
本罪的對象是貨幣。所謂貨幣,也稱通貨,是指在一國或地區具有強制流通力的、代表一定價值的、用作支付手段的特定物。貨幣包括本國貨幣和外幣。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違反國家貨幣管理法規,偽造貨幣的行為。
所謂偽造貨幣,是指沒有貨幣制造權的人,仿照人民幣或者外幣的面額、圖案、色彩、質地、式樣、規格等,使用多種方法,非法制造假貨幣,冒充真貨幣的行為。對于偽造的貨幣應當注意必須是仿照真人民幣或外幣制造的,與真幣相似的假偽造貨幣罪幣。如果不是仿照真人民幣或外幣制作的,而是構成詐騙罪,不是構成本罪即偽造貨幣罪。偽造的貨幣,主要應在于它與真幣的相似性,而不在于其相同性,即不要求與真幣完全相同,一模一樣。盡管科學技術已非常發達,致使偽造假幣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偽造的效果極為逼真、難以辨認,但行為人畢竟是以假幣冒充真幣,因而有的自然不可能達到與真幣完全一致的程度。其相似性則只要求足以蒙蔽、欺騙他人,達到以假幣亂真、可使人信以為真即可。
本罪系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出于故意實施了偽造貨幣的行為,就可構成本罪。其不要求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實際的危害后果為構成犯罪的必要前提。至于未遂的標準,則應視其偽造的行為是否實施完畢而定。如果行為人仿照某種貨幣進行偽造,實施了所有制造工序的行為,即構成既遂,反之則為未遂。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單位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
在我國,偽造貨幣的行為與變造貨幣的行為,是屬于兩個不同的情況,此時在達到了規定的標準之后,往往成立的也是不同的罪名。而對偽造貨幣罪的處罰,那肯定與對變造貨幣罪的處罰是不一樣的。我們應注意的是,行為人只要出于故意偽造貨幣的,一般就可以認為構成偽造貨幣罪,而不必過于苛求其必須具備什么目的。
偽造貨幣罪的犯罪對象怎么認定?
偽造貨幣罪與變造貨幣罪有什么區別?
偽造貨幣罪的一般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拖欠工資多久可以要求賠償(最新勞動法規定)
2021-03-03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丈夫意外身亡公婆捏著賠償款不放
2021-02-02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政府強行霸占土地怎么辦
2020-12-03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廠房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