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因為道路寬了,車輛多了,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也特別的多了,車禍中有輕傷的有重傷的,對于重傷的肯定要在醫院里面治療才行,如果有后遺癥的還要鑒定傷殘來要求對方賠償,那就來了解一下車禍交通事故工傷鑒定骨折手術應該什么時候做?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車禍交通事故工傷鑒定骨折手術應該什么時候做?
1、首先,等病情穩定了再去做傷殘鑒定是正確的,否則會出現一些癥狀還沒有發作,導致鑒定等級低于實際受傷害程度,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2、一般損傷至少3個月后才可以評殘,顱腦損傷嚴重的需要6個月以后,法律沒有具體明確的鑒定時機的規定。法醫說的3個月到6個月,是醫學臨床上的經驗習慣,屬于醫學上的規定。
3、你要及時與醫生溝通,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會恢復。這樣在評殘時就處于不利地位了。我是學法律,非醫學。這點你要多請教醫生。
4、評殘標準請參考2002年12月1日發布并實施的《道路交通事故人員傷殘評定》。傷殘鑒定的項目有傷殘等級鑒定、勞動能力鑒定、后續醫療費鑒定、三期鑒定(誤工期限、護理期限、營養期限)。對于醫囑上寫明需要二次手術的,但是你又想盡早起訴的,可以申請后續醫療費鑒定。
5、你既可以由交警隊委托鑒定,也可以起訴到法院進行鑒定,或者委托律師事務所辦理。當然自己也可以委托鑒定,但是這種方法非常不明智,耗時耗力,對方也不一定認可,很可能還會重新鑒定。交警隊委托鑒定的好處是鑒定等級高,時間短,法院經常予以認可。有關交警隊委托鑒定的證據要提前收集;法院委托鑒定恰好與交警委托相反,耗時耗力,但是具有權威性,一般不會接受重新鑒定的申請。
二、做傷殘鑒定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傷殘鑒定材料是否完整、充分、真實,直接關系到司法鑒定機構是否會受理。材料越充分、完整越有利于司法鑒定機構對傷者的傷情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傷殘級別。
1、入院記錄。
2、出院記錄。
3、出院小結。
4、病歷本。
5、疾病診斷證明書。
6、損傷初期和治療終結后的X片、CT及診斷報告。
7、交通事故認定書。
8、交通事故傷者身份證或戶口本。
9、傷殘鑒定委托書(若對治療尚未終結或者出院的傷者,因調解需提供鑒定等級而提前做傷殘鑒定的情況,應當在傷殘鑒定委托書中予以說明)。
我國有三個鑒定標準施行: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規所涉及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
2、《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06,適用于職工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和因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實踐中,道路交通事故和刑法之外的勞動能力鑒定均采用本標準)。
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 18667-2002,適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程度評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車禍交通事故工傷鑒定骨折手術應該什么時候做?一般情況是要等到傷好了,不會出現了并發癥的情況下再去做鑒定,這樣對自己也是很好的,不然工傷部門會由沒到時間提前鑒定而拒絕你的,因此,我們也要根據法律的條款去做,這樣才會要回我們應有的損失。
2020年工傷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2020年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如何自己判斷傷殘等級
工傷鑒定的材料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7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怎么確定
2021-01-03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