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取保候審是公檢法三機關都可以做出的,而緩刑卻只能在最后對犯罪分子量刑處罰的時候作出。不管是緩刑還是取保候審,要想對當事人適用,那都是需要滿足規定條件的。究竟法院取保候審緩刑的條件分別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60條及其他有關規定,取保候審的條件為: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較輕,沒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具有此種情形,在逮捕前發現的,就不能決定逮捕;在逮捕后發現的,則應變更強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審方法。
二、緩刑的條件包括哪些
緩刑是有條件的對原判刑期不執行,因此,緩刑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除累犯以外,是因為累犯是因犯罪被處以刑罰以后再法定的時間以內的再次犯罪,其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都較大,而其他被判處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則是犯罪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性不大、個人的人身危險性也不大,實行緩刑對社會穩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行緩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罪犯是否再危害社會,除刑法自身的威懾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決于犯罪分子自身對所犯罪行的認罪、悔罪表現和犯罪情節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對自身的犯罪沒有認識、沒有悔罪表現,肯定會再次危害社會,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節嚴重、手段惡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 下,也不能實用緩刑,因為他們有可能再次危害社會。
緩刑實用的上述二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適用緩刑,正確適用緩刑的條件,對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對正在準備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懾力,充分發揮刑法的打擊犯罪、懲罰犯罪的作用。
實踐中不管是取保候審還是緩刑,法院都是可以直接作出的。當然前者屬于刑事強制措施,而后者僅僅是刑事處罰制度中的一種,因而法院取保候審緩刑所需要滿足的條件自然就是不一樣的,但此時也要注意相關法律中規定的期限問題。
管制可以適用緩刑嗎?
貪污罪能判緩刑嗎
無期徒刑有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喪葬費確定是怎樣的
2021-01-02公司社保變更需要帶什么手續
2021-01-09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