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管制期間應該遵守什么規定?管制的期限是多久呢?詳情請看下文。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已經出臺,明確規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
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
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聚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照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告執行機關批準。
根據上述規定,管制本身不包含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把剝奪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判處,其期限與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時執行。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并且發給本人解除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將管制規定為主刑的一種,由人民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數罪并罰時,可以延長到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雖然比拘役長,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剝奪人身自由。從性質上講,管制仍輕于拘役。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于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對于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對于未被批準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注明,并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準機關。
以上是律霸小編整理的管制期間應該遵守的規定以及管制的期限,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3私人出售口罩違法嗎
2021-03-05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