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批不批捕一般什么時候通知?
檢察院作出不批捕的決定以后會馬上通知公安機關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不予批捕的幾種情況是什么?
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類型及公安機關依法應相應采取的措施。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常見于以下幾種情形:
1、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2、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可能判處徒刑以下刑罰,或者沒有逮捕必要的;
3、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證據條件的;
4、屬于罪當逮捕,但確系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婦女,可以不批準逮捕的。
三、公安機關報批捕的條件是什么?
(一)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這是逮捕的前提和基本條件。逮捕通常不是在偵查終結以后才采取,而是逮捕之后仍將繼續進行偵查,所以,經過初步偵查,只要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且是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犯罪,便可對其執行逮捕。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這就是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的罪,按照刑法的規定,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還不足以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所謂“社會危險性”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逃跑、自殺、串供、毀滅罪證等妨礙訴訟活動進行的情況以及可能行兇報復繼續進行犯罪活動,給社會帶來新的危害。
雖然檢察院審查批捕的時間最長是7天,這也不意味著檢察院一定要等到第7天才會做出是否批捕的通知,也有可能第2天或第3天就通知了公安機關的,對不批捕的嫌疑人,公安機關認為有必要的可以監視居住。
檢察院不批捕是退回法制科嗎?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有案件是檢察院批捕抓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人的解除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四級醫療事故的分級
2021-01-04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交通事故后起訴保險公司時效是多久
2021-01-29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