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工傷保險的定期待遇?
工傷保險待遇是指職工因工發生暫時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損害的一種補救和補償,其作用是使傷殘者的醫療、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遺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工傷保險待遇的高低,項目的多少,取決于國家或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的社會生活水平。
二、確定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在受到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時獲得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和相對統一的待遇水平。所謂相對公平,就是要考慮制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總體經濟狀況和職工總體工資收入,使工位職工的待遇水平適度,即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所謂相對統一,就是要考慮全國各地的工傷職工分布情況和地區差異,在制定政策時,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享受待遇的條件方面不能各行其是。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在待遇項目方面,國家統一進行了規定,而具體待遇標準則采取了中央和地方統籌兼顧的原則。
一是要考慮相同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支付比例要相同;
二是要考慮工傷職工待遇與本地區職工生活水平相適應。
所以,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既有統一的規定,又與各地的實際工資水平相銜接,給地方一定的空間。
因此,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條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于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后,雙方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同時用人單位也是需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如果勞動者在工作期間發生了工傷事故后,也是會給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在發生了工傷事故后,也是可以通過工傷保險來索要相應的賠償。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