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傳喚會發生什么事?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二、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三、刑事案件傳喚的程序是什么?
1、在執法過程中,需要傳喚的,承辦執法人員應當填寫《傳喚證》呈批報表,報領導批準后,出具《傳喚證》。
2、承辦執法人員依法將《傳喚證》送達被傳喚人;被傳喚人應當在《傳喚證》回執上簽名或蓋章,并注明收到日期。
3、對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傳喚或逃避傳喚的,經領導批準,依法實施強制傳喚。
4、被傳喚人傳喚到案后,應及時進行訊問查證,制作訊問筆錄,每次訊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5、對當場發現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承辦人員可以口頭傳喚有關人員。宣布口頭傳喚時,承辦人員應當說明傳喚的理由,并在訊問時將口頭傳喚的情況記入筆錄。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將嫌疑人刑拘后,如果沒有逮捕,在辦案過程中經常會對其傳喚,這不是強制手段,只是公安機關了解案情所需,一般不會有什么事情。作為嫌疑人的辯護人,在這個期間內要盡快的收集證據,提出不予起訴辯護詞。
強制傳喚適用于哪些情況?
刑事案件傳喚未成年人可以嗎
傳喚當事人需要辦理什么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