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取保后檢察院還會批捕嗎?
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終結或者不會判刑,至于會不會再批捕,還要由司法機關根據具體案情來決定。
《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二、擴展資料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取保候審不代表不會被逮捕,逮捕需要根據檢察院的相關審核來看,如果對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充足的話,那么檢察院還是會逮捕犯人,然后將犯人送上法庭接受相關審判。取保是一種對于犯罪嫌疑人不能適應或者身體有相關疾病所采取的相關措施。
取保候審后還會判刑嗎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嫁的女兒能繼承娘家的房子嗎
2021-03-18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發生勞資糾紛怎么辦
2021-03-13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