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對于精神病犯人怎么關押?
我國對于精神病犯人需要單獨關押,精神病人應送精神病院看管。單獨監禁是最殘酷的懲罰形式。囚犯與社會隔離,只能年復一年地透過一片玻璃看著外面的世界。這種極端的孤立是非常不道德的,會對成千上萬的囚犯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二、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為造成危害結果是否要負刑事責任以及負何等程度的刑事責任,關鍵要看法律標準即辨認或控制能力的有無和喪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輕度精神病。從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部分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認或控制能力減弱等幾種情況,每種情況承擔的刑事責任不同。第二,要結合其行為時的精神狀態,有些精神病人屬于間歇性的,時好時壞,關鍵要看其實施某種行為時是否處于發病狀態。
而《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由此可見,刑法意義上的精神病只是醫學上的精神病中極小的一部分,即對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有影響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簡單得出 “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結果一概不負刑事責任”這樣的結論。
在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時,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評定,并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于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由于精神病人出于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態,故此其若是實施了犯罪行為,雖不能免責,但是卻可以從輕處罰,對于那些利用精神病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此時精神病的主體是會受到很嚴重的處罰的。故此司法機關在審查案件時一定要確定犯罪人員的精神狀態。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在我國精神病人殺人犯法嗎?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小病大治有什么后果
2021-01-06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