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被批捕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基本確認有犯罪事實,逮捕候等待進一步調查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批捕后的程序
檢察院批捕后,公安機關繼續刑事偵查。
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2、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并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3、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4、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5、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6、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
其實,法律上雖然不能說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就已經可以被定性為罪犯了,但可以說這基本上就是事實,否則的話,那就說明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批捕的決定是錯誤的。可是不管犯罪嫌疑人有沒有被批捕,家屬還是要保持,冷靜的心態來對待的,不過中間只能通過律師了解到更加詳細的情況。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主體可以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2020-11-30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公司拆遷補償房產報告申請
2021-01-14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與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1-28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株洲市文化路段國有土地證私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9門面拆遷租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