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關于自我權益的保護方面也是做的比較到位,相信不少人對誤工費都比較清楚,如果自己因外因受傷并影響到了自己的工作收入,是可以向法院提出要求誤工費的賠償的,那么互歐都受傷重誤工費是怎么算的呢?律霸小編為你詳細解答。
一、受害者有沒有固定的收入對主張誤工費的影響?
最高院關于受傷者的誤工收入有三種證明方式:一是有單位固定工作,有固定收入的,能提供真實單位證明即可(這是本律師觀點);二是沒有單位固定收入的,能夠提供受傷前三年的年平均收入也是可以的,這一種方式一般的受害者是做不到的,因為只有是除去生活上的開銷之外多余的部分才會存進銀行的,已經花費的那一部分是無法證明的;3是法院通常的做法,根據受害者工作的性質,一天認定80—100元的。由于法律規定的不健全,法律系統的不健全,導致此三種方式對有的受傷者有利,對有的受害者是不利的,比如好多的建筑工,每天的工資都是在200—300元的,但是就是由于工地管理的混亂,無法開具證明的,所以只有是按照法院認定的標準計算的。比如有的打工者由于年齡大,主要是想多掙一點外塊補貼家用,工作一般是在1000多一點至2000左右的,對于這一部分人的話,是有利的,因為這部分人不用提供證據就可以主張到一個月2400元—3000元的工資的。所以法律上需要完善計算誤工費的收入標準問題,以更大化的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的。
二、受害者的工資多少對主張誤工費的影響?
對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者來說,提供工資證明是必須的。作為被告一方肯定會從工資證明進行反駁,法院對工資的高低也會是有規定的,一般不超過3500元的話,不需要提供納稅的證明,工資表上也不需要顯示納稅的目錄明細的;超過3500元的話,就需要停工納稅的證明或是顯示納稅明細的工資表的,要是不提供的話,法院肯定是不會支持超過3500元的部分的。
三、受害者與自己單位有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對主張誤工費的影響?
對于有固定單位,固定收入的受害者來說,作為被告一方都是會主張原告方提供與單位之間的書面的勞動合同的,法院的做法也是要求提供的,但是有的受害者,單位為了規避自己的風險,就沒有與其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的,當受害者為了主張自己的誤工損失要求單位跟自己補勞動合同時,單位一般都不可能與受害者簽訂的,因為它本身就為了規避自己的風險,怕今后員工與單位產生糾紛了好規避自己風險的,尤其是在知道自己的員工要求補書面合同是為了訴訟用的時更不可能給受害者補簽的。還有的受害者是在上下班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因為這種情況是可以同時申請工傷待遇賠償的,所以單位也是不可能給受害者出具或是補簽書面的勞動合同的。故本律師認為,受害者向法院主張的是誤工費的賠償,主要是誤工收入多少的證明的問題,只要是受害者能偶提供出自己工作的真實單位的收入證明即可的,并不是必須需要受害者與自己單位的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因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與單位之間,履行勞動關系的方式并不止書面勞動合同一種的,既可以是書面的合同,也可以使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的—當單位超過一年,沒有雨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話,視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所以員工與單位之間并不是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再者說,有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主要是證明的是存不存在勞動關系上,本案中真實存在單位已經給受害者出示了證明,說明單位承認受害者就是自己單位的員工,被告方對勞動關系有異議的話,可以同工證據受害者與單位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的。所以本律師認為:只要受害者能提供單位的證明即可的,但是要是工資超過3500元的話,就需要提供顯示納稅明細的工資表的。
四、受害者能不能提供單位的工資表對主張誤工費的影響?
對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者來說,工資不超過3500元的話,本律師認為只要是已經提供有單位的證明的話,就不需要工資表的,因為只要是單位愿意為受害者出收入證明,就說明首先單位承認與受害者之間的勞動關系的;其次單位作為證人要對自己所證明的事實承擔責任的情況下,給受害者證明了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就已經足夠的;再者,但是不是制作工資表是單位的內部問題的,就算單位沒有制作工資表也是應當受到行政處罰的問題,但是不能是單位沒有制作工資表就否定受害者的固定收入的,因為行政體制的不完善,法律監督力度不強等原因,有好多的單位直接給員工發的是現金的,壓根就沒有制作工資表的。所以,本律師認為:不能以受害者不能提供工資表就否定受害者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的。
我們可以知道誤工費不是想申請就可以申請的,受害者要提供自己的收入證明,對于有固定的收入和沒有固定的收入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且如果受害者的工資如果超過了一定的數額,還要提供納稅的證明,可見想申請誤工費的話還是要依據相應的法律規定操作。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2020年車禍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未經授權的有限合伙財產處分效力如何
2021-03-06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