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從看守所到批捕多久?
最晚37天就會批捕。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 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根據以上規定,一般而言,公安機關對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長拘留期限是37天。
二、逮捕的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包括了三方面的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二是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經查證屬實。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在刑事訴訟中,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由于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對犯罪事實的要求也不同。在偵查階段考慮是否采取逮捕措施時,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是否應該采取逮捕措施以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 行,所以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只要求兩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犯罪行為——解決了適用逮捕措施的客觀基礎問題;是犯罪嫌疑人所為 ——解決了逮捕措施的適用對象問題。至于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內容,在適用逮捕措施時不必證明。這里的“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
《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13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被 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些詳盡的規定表明逮捕犯罪嫌疑人,從證據的量上講要求“充足”,否則便不符合逮捕條件。
(2)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這是逮捕在犯罪嚴重程度方面的要求。《刑事訴訟法》之所以把“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規定為逮捕的條件之一,是根據罪刑相當原則提出的。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逮捕的羈押期限要折抵刑期;但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在刑事訴訟中 便沒必要把他逮捕羈押起來。雖然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如果根據這種犯罪事實只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則仍然不能對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
“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而不是肯定判處徒刑以上刑罰。如何判斷是否可能判處以上刑罰,主要根據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實踐中,如果根據當時有證 據證明的犯罪事實判斷可能對犯罪嫌疑人要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但人民法院審判時綜合考慮其他量刑因素,判處被告人徒刑以下刑罰的,不能認為是錯捕。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如果從進了看守所到批捕的時間已經超過了39天,犯罪嫌疑人自己還沒有見到公安機關出具的批捕令的話,公安機關就已經涉嫌程序違法了。被刑事拘留了37天以后,不存在著公安機關還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延長刑事拘留的期限的這種情況,當然了,對不符合批捕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會直接駁回公安機關的請求。
去看守所探監會收費嗎?
在看守所期間可以打電話嗎?
去看守所探監要滿足哪些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2020-12-11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