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一般司法拘留多久一次
司法拘留法律沒有規定次數限制。但司法慣例認為,同一行為一般只給予一次司法拘留。如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沒有新的情節,法院一般不再司法拘留,但是刑法上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司法拘留,不超過15日為限。
一、司法拘留: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對實施了嚴重妨害訴訟活動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法院擁有司法拘留的決定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二、司法拘留不可以連續進行:
這種做法,明顯違反了對同一違法行為,不得重復處罰的原則。針對這樣的做法,你們可以向該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或者配合執行工作,適當的表態。
行政拘留不能連續超過15天,刑事拘留不得超過37天。
三、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準。拘傳應當發拘傳票。”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采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后,應當將執行情況制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蓋章。”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8條規定“執行人員執行公務時,應向有關人員出示工作證和執行公務證,并按規定著裝。”
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規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中:(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
5.《人民法院執行員職責》規定“執行員采取執行措施,應當依法定或規定程序辦事,履行法定手續和采取合法措施,做到依法、文明執行。” “執行員憑完備手續經批準,可以對妨礙執行的有關責任人,實施拘傳、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 “執行員不得無視事實和法律,不經審批濫用執行措施。”
法律上對于司法拘留的次數是沒有任何限制條例規定的,但是在法院審理該類案件的時候,都是會根據實際的案件,以及涉案人員的認罪態度來決定是否對其進行司法拘留。有些案件的審理需要大量的證據,那么就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收集相關證據。拘留的次數以及時間,檢察機關會根據實際需求來按照法律規定實施的。
刑事拘留與司法拘留有什么區別
司法拘留國家賠償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如果肇事逃逸司法拘留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中提高補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14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企業改制上市必須選中介機構嗎
2020-12-31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支票有效期
2021-01-06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協議結婚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土地出讓金返還相關知識匯總
2021-02-13佛山高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