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民們遇到不公平對待時,首先想到的應該要是國家的幫助,而不應是個人盲目行動,因為國家早已有一個“為民爭權”的辦法就是法律援助。那到底什么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屬于什么部門?要在什么情況下才申請法律援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機構是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監督及實施本地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機構,統稱“法律援助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設有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協調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積極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盡快設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協調、組織本地區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員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在本地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統一協調下,實施法律援助。其他團體、組織、學校開展的法律援助活動,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導和監督。
二、法律援助屬于什么部門?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三、什么情況下可申請法律援助?
1、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以上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2、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當初政府創辦法律援助,主要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通過法律的途徑爭取得自己的公平和權利。當人們感到孤立無援時,就可以到法律援助這尋求幫助,當一定是要符合基本條件者才可以享受法律援助的幫助的。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收費么?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監督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0-11-29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