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判斷經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應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和識別能力為準。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即構成欺詐。如果該行為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生誤解,個別消費者應證明自己確實發生誤解以主張欺詐行為的成立。經營者實施欺詐行為,一般都會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損害,但認定消費欺詐行為并不要求消費者有實際的損失或者損害發生,只要經營者的行為足以誤導消費者就可以被認定為欺詐。經營者是否具有實施欺詐行為的主觀故意雖然法律、法規并未明確規定構成欺詐行為必須具有主觀故意,但從文義上理解,欺詐就是掩蓋事實真相誤導消費者,“欺詐”二字本身已經揭示經營者具有主觀故意。所以,在下列6種情形下,經營者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就屬于欺詐: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或廠址、篡改生產日期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銷售偽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
如果遇到商家欺詐的情況,記得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加多寶賠償中糧,增資協議是什么
2021-02-14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