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強迫交易,應當承擔哪些責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商家進行強迫交易的,如果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承擔治安處罰的責任,如果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六條?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強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脅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強買強賣商品的;
(二)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
(三)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
(四)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
(五)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
強迫交易行為的特點形式
1、經營者濫用獨占地位,進行強迫交易。該類強迫交易的行為,是指公用企業或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利用其獨占地位,強迫消費者購買其商品或者接受其服務的行為。
2、濫用行政權力,進行強迫交易。該類強迫交易的行為,是指政府或其他屬職能部門濫用職權,強行千預消費交易,強迫消費者購買某一經營的某種商品或接受某種服務的行為。
3、經營者通過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條件,進行強迫交易。所謂“搭售”,是指經營者在出售優質名牌、暢銷商品寸強行搭配出售消費者所不需要的劣質滯銷的產品的行為,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某一個商品時經營者強行要求同時購買其他商品的行為。“附加不合理條件”,是指在消費交易過程中,經營者向消費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為交易成立的條件。
4、經營者利用郵購,預售、分期付款、上門推銷的方式,進行強迫交易的。通過該類方式進行消費交易的過程中,消費者獲取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的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消費者通常很難對其他經營者的同類商品或者服務及其交易條件等進行較為直接全面的比較,從而使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有些經營者正是利用這類交交易方式中存在的局限性,向消費者強行推銷假冒偽劣的商品或者價高質次的服務。
5、經營者以其他方式,進行強迫交易。如因消費者在挑選商品后表示不購買該商品而受到經營者的辱罵、毆打,并強行要求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的行為。一些旅館、飯店在火車站、碼頭設置服務點,不等旅客問清情況就連拖帶推地弄到旅館,強迫其支付高房價,接受劣質服務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商家進行強迫交易的,如果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承擔治安處罰的責任,如果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官司的訴訟費交多少
2021-01-13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重婚罪怎樣才能讓公安機關立案
2020-11-18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管轄小結
2021-02-28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