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未按約定時間發貨買家可以投訴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賣家未按約定的時間發貨的,買家可以先和賣家溝通,如果無法協商的情況下,買家是可以向網購平臺投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四條?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貨到付款快遞費應該由誰出
說到貨到付款快遞費誰出的問題,首先要了解貨到付款的概念,貨到付款是指賣家先發出商品,賣家不用網上付錢,待收到商品后再給錢。它的過稱為:商品先由快遞員送到客戶手上,客戶檢驗之后,再把錢給送貨員。
至于貨到付款快遞費,有些商家會說明免郵,有的不會免郵,購物前消費者要跟商家確定好。快遞費并不會因為貨款支付方式有所規定,快遞費由誰支付主要還是買賣雙方意愿決定,如果說作為消費者的你認為對方不包郵就不購買的話,那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說對方就應該承擔快遞的費用,這個在法律上是沒有規定的。
雖說貨到付款快遞費的問題不是什么大的問題,但是面對形形色色的快遞收退貨問題,總有狡猾的商家既不理睬也不賠付,甚至把快遞費承擔責任推到消費者的身上。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消費者在處理貨到付款的商品時應該這樣做:
第一步,收快遞時,先檢查外包裝是否破損,再簽字。如果外包裝明顯破損,要及時當面拆開包裝檢查貨物,如有破損,及時拒簽,并告知賣家來通知快遞公司。
第二步,在約定時間內檢查貨物的數量和質量是否合格。如有數量問題,與宣傳不符合,要及時通知賣家。如包裝不當而造成貨物損毀,也可以告知賣家,讓賣家要求快遞公司承擔相應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賣家未按約定的時間發貨的,買家可以先和賣家溝通,如果無法協商的情況下,買家是可以向網購平臺投訴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看守侵犯公民合法權益造成損害賠償主體是誰
2021-01-23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