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簡稱求償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既可能人身權受到侵害,也可能財產權受到侵害。人身權受到的侵害,包括生命健康權,人格方面的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財產損害,包括財產上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指現有財產上的損失,如財物被毀損,傷殘后花用的醫藥費等。間接損失,指可以得到的利益沒有得到,如因侵害住院而減少的勞動收入或傷殘后喪失勞動能力而得不到勞動報酬等。
一、享有求償權的主體,是指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受害者。受害者包括:
(1)購買者,即購買商品為己所用的消費者;
(2)商品的使用者,即不是直接購買商品為己所用的消費者;
(3)接受服務者;
(4)第三人,即在別人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受到人身或財產損害的其他消費者。
二、消費者求償權如何行使
消費者求償權的行使可通過“自力救濟”和“公力救濟”的途徑進行。
1、自力救濟:消費者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發現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自接告知經營者,或通過各級消委,要求經營者給子補償。
2、公力救濟:消費者在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通過向國家相關行政機關申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訴訟的途徑,獲得損害賠償。
相關知識:保險代位求償權其法律淵源
保險代位求償權是保險法中古老而又頗具特色的一項制度。據考證,有關代位求償權的最早表述是1748年英國法官LordHardwicke在Randal訴Cackran一案中作出的。保險代位權,又稱“權益轉讓”,它是指由于第三者的過錯致使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給付了保險金后,有權把自己置于被保險人的地位,獲得被保險人有關該項損失的一切權利和補償。保險人可以用被保險人的名義向第三者直接索賠或提起索賠訴訟,保險人的這種行為,就稱為代位求償;其所享有的權利,稱為“代位求償權”。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立約定金能否雙倍返還
2021-03-18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