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網上交易陷阱應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一)與賣方進行協商、交涉。根據交易時對方提供的聯系電話、方式或者交易平臺提供的聯系資料與賣方進行交涉。有時候,一定的壓力會迫使賣方履行其義務。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其中,從2004年12月起,北京、上海、香港和澳門4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消費者協會)開通了消費投訴“直通車”,消費者在4地任何一個地區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受到權益侵害時,都可向當地或居所地消委會(消協)進行投訴,由雙方消委會(消協)共同調解處理。這將更方便網上消費者的維權。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比如在網上交易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或假冒商標的,可依法向質量監督部門或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交易方交易時達成的仲裁協議或者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指定的仲裁機構仲裁,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般可向對方所在地或者約定的交貨地法院起訴。約定的交貨地與事實交貨地不符的,可在實際交貨地法院起訴。
(六)涉嫌詐騙的,可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七)提供交易平臺的中介網站存在過錯,比如提供擔保或保證其真實性等而致消費者因此受損失的,可向網站要求索賠。但一般情況下,提供交易平臺的中介網站只提供交易平臺服務,因不參與買家和賣家之間的實際交易,無法控制和保證交易方在網站上登錄的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而且他們一般會有免責條款,因而有一定難度。
(八)如果提供交易平臺的中介網站有交易安全基金補償的,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交易安全基金補償。
(九)如果是因網上購買的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除了可以向銷售者(賣方)要求賠償外,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
(十)假冒偽劣商品,對買家構成欺詐的,可以持購物憑證及相關鑒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而獲得雙倍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