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原告林某以與其同居生活的“丈夫”張某已死亡為由,到法院起訴要求繼承其與張某同居生活期間購置的商品樓房1套(上下兩層結構),與死者張某之父張甲、張某與原妻所生之子張乙(張甲、張乙均為化名)對簿公堂。審理中,對本案的定性及實體處理、法律適用等存在爭議。
一、主要案情原告林某自1991年起,在沒有與其原配丈夫辦理離婚手續的情形下與已離婚無配偶的張某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但雙方一直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此期間,林某與張某共同在瓊中縣營根鎮集貿市場內以賣咸魚為生,雙方于2000年3月以共同的收入共同購置了1套位于瓊中縣營根鎮集貿市場內的商品樓房,樓房的結構為上下兩層,并以張某的名字辦理了相關的房產權證。2002年初,張某因病去世。在與林某同居生活之前,張某與其前妻生有一子張乙,張某與前妻離婚后,張乙一直隨張某共同生活。至今,張某之父張甲也一直健在,張某之母早已去世。張某去世后,林某以其已與張某同居生活多年,已形成法定的事實婚姻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繼承張某遺留的商品樓房。
二、爭議的焦點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案件的定性、法律適用等問題產生分歧,形成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對本案應認定為財產共有法律關系糾紛而非婚姻繼承法律關系糾紛,應適用財產共有方面的法律規定,對林某與張甲、張乙的糾紛進行析產處理。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林某與死者張某已形成法定的事實婚姻關系,對林某與張甲、張乙之間的糾紛應適用《繼承法》的規定進行繼承析產處理。
三、評析筆者同意第一種意見,即林某與張某之間形成財產共有法律關系而非單純財產繼承與被繼承法律關系。主要理由是:依照《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事實婚姻是指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生效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男女雙方未按《婚姻法》第八條的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才構成事實婚姻。而林某原本就有合法丈夫,存在合法婚姻,林某在未辦理離婚手續的情形下與張某同居生活,不符合結婚實質的主體要件,林某與張某的同居構成非法同居關系,而非事實婚姻關系。因此,林某不能以其為張某的合法妻子的身份,主張其對張某遺產的繼承權利,但林某與張某非法同居生活期間以共同收入購置的商品樓房應認定為林某與張某共同共有的財產,林某擁有50%的份額,其余的50%份額為張某所有,張某死亡時,構成張某的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立案后會抓人嗎
2020-12-29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