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情形
(一)案件所涉債務清償完畢;
(二)被執行人提供確實有效的擔保;
(三)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
(四)裁定終結執行;
(五)執行法院認為可以解除的其他情形。
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
解除限制出境措施的,執行法院應當經合議制作裁定書,經執行局長簽批,層報省法院審批。省法院應當在7日內審批完畢。審批后應將裁定書分別送達有關當事人和協助義務機關,并及時發還扣留的出入境證件。
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性質
《民事訴訟法》第92條對于財產保全的被申請人沒有進行國籍區分,所以《民事訴訟法》第92條和《民事訴訟法》第十章之規定并不能作為限制出境的依據,限制出境在我國現行立法中還沒有形成明文規范,筆者認為應當作為一種獨立的保全制度加以規定。考慮到限制出境的特殊法律性質,有必要對限制出境與財產保全和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進行區分。
1、限制出境與財產保全。
《民事訴訟法》第92條規定了財產保全,顧名思義,財產保全措施是針對被申請人的財產做出的,而限制出境措施是針對被申請人做出的,所指向的對象不一樣,顯而易見,限制出境不屬財產保全措施范疇。審判實踐中,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做出限制出境的裁定是錯誤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6條“關于訴訟保全和其他強制措施”中對限制香港、澳門當事人出境做出規定,從該規定可知,該司法解釋是將限制出境作為其他強制性措施,與訴訟保全有所區別。
2、限制出境與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實施妨害民事訴訟行為人采取的強制手段。從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順利進行的目的分析,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與限制出境的目的相同,但二者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法院是依職權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采取強制措施,而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一般是以當事人的申請為依據;強制措施的采取可針對任何妨害民事訴訟的人,包括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案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針對案件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章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所采取的強制措施并不包括限制出境。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了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一半在7日內就可以解決了。申請解除限制的前提條件是案件以及進行了裁定,其他特殊情況除外。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的相關內容,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不正當競爭法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1-01-06工會組織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怎么規定
2020-12-02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