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限制出境的依據
《出入境管理法規定》第十二條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中國公民可根據通報備案對象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
一是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問題)執結之前,不得離境;
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協助執行通知,責令當事人不準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注明不準出境的原因;
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吊銷其證件,或請公安機關宣布作廢;
四是對未持有護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證件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在限制出境期限內不予批準通報備案對象的出國(境)申請;
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員的證照,需在邊防檢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邊防機關協助邊控。
限制出境與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實施妨害民事訴訟行為人采取的強制手段。從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順利進行的目的分析,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與限制出境的目的相同,但二者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法院是依職權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采取強制措施,而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一般是以當事人的申請為依據;強制措施的采取可針對任何妨害民事訴訟的人,包括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案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針對案件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
對于一些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是要限制其出境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20-11-28國家賠償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1-03-17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