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奪政治權利這項刑事處罰具有怎樣的意義
法理意義
剝奪政治權利是國家根本法在部門法中的具體適用,反映了根本法法條的一個適用角度,是法律條文從抽象化向具體化轉變的再現,是問題的兩個方面。不享有政治權利不代表著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剝奪政治權利是在刑法范圍內適用,但與憲法緊密相連。
剝奪政治權利是受到嚴格限制的,首先要區分刑罰與非刑罰的關系,剝奪政治權利是附加刑,限制在特定類型犯罪中適用,要不枉不縱。不知道法律條文的自然人仍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次,被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人仍享有民事權利,具有勞動資格。最后,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法制的剝奪政治權利,不同于封建社會的貶謫,不同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政治犯,不同于資產階級的法律適用。
剝奪政治權利不是否定自然人的以往歷史,只是對自然人危害政治秩序作出正確的裁判。對自然人的政治權利作出限制,不是對自然人的政治資格全盤否定,不會影響自然人的人身權利。
社會意義
剝奪政治權利是社會對自然人危害社會的否定評價,限制自然人的政治權利,必然在社會管理、社會生活有所體現。同樣要指出的是,對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要歧視,這只是消除罪惡。
剝奪政治權利不是對自然人的全盤否定,不是完全操縱自然人的民事生活。限制自然人擔任領導職務,自然人提出生產建議、工作建議的權利還是具有的,一般不具有管理他人生產工作的權利。限制出版自由,自然人創作的權利還是具有的,只是不讓他以載體形式傳播自己的思想。
法律適用隨著形勢發展,對出現的新情況必然要解決新問題。比如,網絡出版商為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人印刷個人文集,往往是不經書刊號審核的,這種印刷方式有無出版性質有待于驗證。
人生意義
沒有言論自由,只是要求在公眾場合不能對社會現象做偏激性、不客觀的評價,與人交談的權利還是有的,同樣在工作生活中說話的權利還是具有的。沒有選舉權利和被選舉權利,仍然可以監督人大代表、政府公務員的行為。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自然人,要全方位地認識自己的行為,不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
在法不溯及既往的理解上,要有客觀的認識,既指自然人已經出版的書籍不會被禁止傳播,同樣已經選舉有效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資格會依法終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罪犯服刑期間保外就醫算不算刑期
2020-11-19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