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審法院能否將“罰金已繳納”作為對被告人從輕量刑的理由
目前,一些基層法院法官針對罰金刑難以執行的問題,在對被告人宣判之前就讓被告人或其家屬繳納罰金,遂在判決書中顯示出“罰金已繳納”,并將其作為對被告人從輕處罰的理由。筆者認為,這是典型的“未判先執”的現象,是不妥的。按照法律規定,只有對被告人判決后,才有判決執行的問題,若把罰金刑執行前置,就屬于“先定后審”,違反了法定程序。顯然,把“罰金已繳納”作為判決書認定的量刑理由,實屬程序違法,應得到糾正。
二、法院把被告人在上訴期間繳納罰金作為改判的理由是否妥當
司法實踐中,一些并處罰金案件的被告人在上訴期間向二審法院繳納了罰金,二審法院據此對被告人從輕判處。筆者認為,這是值得商榷的。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將刑法第五十三條中“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分期繳納”明確為“(判決指定的期限應為)從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最長不超過三個月。”即是說,罰金應當在判決生效第二日起繳納。
2.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罰金是否繳納不是二審法院審查的對象。而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規定,“財產刑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3.根據“審執分離”原則,如果被告人不能自愿繳納罰金,理應由執行機構負責執行。
4.二審法院把罰金的繳納作為從輕改判的理由容易誤導被告人產生一種在一審判決后都不愿繳納罰金,試圖通過上訴期間繳納罰金并以此得到更輕處罰的念頭。因此說,二審法院把被告人在上訴期間繳納罰金作為改判的理由是不妥當的。
三、罰金刑“判而不執”成為司法的“瓶頸”
罰金刑“判而不執”成為比較普遍的現象。原因在于:首先,被告人繳納罰金能力不強或者根本就不愿意繳納,尤其是一些并處罰金的案件,大多被告人被判處自由刑,認為“我也關了,誰還繳錢”,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其次,法院對于罰金的執行缺乏應有的強制力,而且罰金刑是由刑庭還是由執行機構負責執行無相關法律依據。最后,對于判處小額罰金的案件,如盜竊數額不大的案件,占判處罰金案件總數的比例特別高,如果要完全執行則需要耗費巨大的司法資源。
四、罰金刑執行的對策針對罰金刑執行難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嘗試改革:
1、試行“預交罰金”。主審人針對機關指控的罪名及其所反映的犯罪數額、情節,可以讓被告人“預交罰金”,等待判決生效后再執行罰金。這樣,能保證罰金刑得到有效執行,且通過被告人“預交罰金”的態度可反映被告人悔罪表現的程度,更能準確地適用刑罰,同時也避免了“先定后審”等程序違法現象。而且,試行“預交罰金”與法律規定并不矛盾,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認為依法應當判處被告人財產刑的,可以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決定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同理,“預交罰金”是法律規定所允許的。
2、法院內部建立一個專門的“罰金刑執行”監督機構,協調適用罰金刑案件的刑事審判機構與罰金執行機構的關系,監督罰金刑的執行過程,增強執行罰金的主動性,加大罰金刑執行的強制力,凸現罰金刑的不可避免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多久
2020-12-12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銀行轉賬能證明贍養費嗎
2020-11-16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2020城市房屋拆遷院落空地不補償真的嗎
2020-12-16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