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從立法規定來看,交通肇事罪的主體并不僅是機動車駕駛人,雖然學術界對于行人能否成為交通肇事罪的主體還存有爭議,但現在普遍的觀點是非機動車駕駛人與行人若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導致發生重大事故,也可構成交通肇事罪。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已有因行人違法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相關案例。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認定行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取決于以下因素:
一、案發道路的具體情況;
二、行人是否違反了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三、如行人存在違法行為,與校車事故發生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行人民事責任需分情形認定
第一種情形是行人違法發生交通事故致使機動車損害,行人自身未受損害,機動車一方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29條“緊急避險”的規定,要求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即違法行人承擔民事責任。第二種情形是行人違法致使與機動車發生事故,行人遭受損害,機動車未受損害,此時對于行人一方的損失,可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向機動車一方索賠。第三種情形是行人違法與機動車發生事故致使雙方均有損害的,對于行人一方的損失,可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向機動車一方索賠,但對于機動車一方的損害,是否可以向同樣受損害的行人進行主張,現有法律還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對此種情況一般不予支持。
另外,機動車上第三人如果因行人違法發生事故而受損害,這時的責任分配問題比較復雜,受損害的第三人能否依據侵權責任法直接向行人主張侵權責任,取決于行人對違法行為可能產生的損害結果是否具有主觀過錯,以及行人違法行為與第三人受損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怎么兌現
2021-01-09驅逐出境是治安處罰嗎
2021-01-04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4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保全退費暫停是貸款嗎
2021-02-15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